close

DSC00812.JPG

我家門前的櫻花樹盛開了。

其實很久以來一直沒有認真注意過這株櫻花,究竟是什麼時候開花,甚至會不會開花我都不是那麼確定。這株櫻花年紀比我小一點,相對於前院其他柏樹、楊桃樹,甚至門前那株矮矮的桂花樹,都是在我出生前就已欣欣向榮;這株櫻花,我很確定是我有記憶之後,開始在庭院裡跑來跑去之後才種下的,不過唯一的印象,就是他到了秋天會掉葉子、光禿禿的度過冬天,在隔年春天回暖後,開始從枝芽上慢慢長出一粒粒不滿五公厘,外型有如竹筍的芽頭,之後慢慢長大變成青綠色的葉尖,逐漸再展開成綠色的小葉,最後滿樹都是鮮綠色掌心大小的葉子,從冬天的死寂中復活過來,與庭院裡其他不會落葉的樹木非常不同。但,小時候我雖然知道他叫「櫻花」,除了覺得樹芽有趣,對這棵樹會不會開花倒沒有太大記憶;比較起來,楊桃樹還會在夏秋之際長出楊桃來,對楊桃果實的青澀口感還比較有印象,是我小時候最喜歡的樹。

去年去了一趟日本關西,看了櫻花季中的櫻花勝景與日本人的賞花全民活動,突然比較能理解「季節感」與櫻花之間的關係:台灣的大自然以終年常綠的植物為主,即便有會開花的植物,在秋冬之際也難得葉黃葉落,想要看到滿樹枯枝掛雪更是難得,季節轉變之間大自然變化不大,加上天氣還算穩定,台灣的季節感真的不深;只有冬天難得寒流來襲,那溫度陡降爾後慢慢回升的氣候,才會讓我們感受到一點冬季氣氛。不過去年在日本,看到了滿樹的櫻花怒放,而生活在此的日本人準備著一年一度的賞花活動,多少體會到那種脫離嚴寒、迎接溫暖春季來臨的感覺。有人說日本的文化藝術,乃至飲食與生活,季節感是很重要的成分,合於時旬的材料才能表現出當下最佳的創作,而春櫻秋楓,可以說是日本自然「季節感」的展現。

回國之後,我就對台灣的花季,以及家門前的這棵櫻花樹多了一份關心。說也奇怪,之前我從來不會興起「想去看花」的念頭,以前大學時代在台南,學校的阿勃勒或鳳凰木季節一到也會盛開,沿街的路樹都開滿了成串的花朵,不過除非剛好被派到美術繪畫作業,我好像不曾跑在樹下好好的看看這些花朵,而各地的花季也不太吸引我的注意。不過今年特別注意報紙上的相關訊息,或許是近年來觀光產業比較發達,從年初的梅花季,到三月間的櫻花季、杜鵑花季,台灣報紙也開始很認真的報導各地花訊,除了景點交通與旅遊資訊,花季時間之外,還分析了各景點有哪些花種……雖然不像日本的『櫻前線』報導,詳細到列出歷年開花時間、目前開花比例,甚至還派專員到賞櫻名所拍下每一天的開花情形。台灣現在的花季報導還沒那麼專業,但是還是很吸引人走到戶外去看看大自然。

DSC00776.JPG

而我家的櫻花今年從兩三個星期前也開始開花了,或許是因為逃過隔壁房子拆除被砍的厄運(他剛好在地界邊緣,就在工地圍籬之外),今年非常醒目而認真地開起了花,從兩三個星期前的零星幾朵,上星期滿樹花苞,到這周可以說是接近滿開(查了一下網路,應該屬於台灣常見的山櫻花,也稱緋寒櫻),雖然不知道是否台北氣候回溫,樹葉也同時開始甦醒,變成花蕾與樹葉同時成長(應該就是所謂的「葉櫻」),而不是日本那種純粹只有滿樹櫻花的情形,不過看到跟我差不多年紀的這棵櫻花樹,終於也開始開花,儘管開起來有點笨拙,好像說著新手開花請多包含,但是看到滿樹櫻花還是覺得很高興,畢竟不 是人人家裡都有棵會開花的櫻花樹啊。希望明年也可以看到他繼續努力。

DSC00793.JPG

昨天去了一趟陽明山掃墓--前天夜裡大雨,本來是決定改期,都打了電話跟親戚們取消了,不過遠住花蓮的七叔公特別上台北來,聯絡不及跑到我們家報到了,所以還是決定這次就由我們家人與住對面的六叔公,四人一起成行就好。到了陽明山公墓我未曾謀面的阿公、兩位曾祖母墓前,前幾年請管理人種下的牡丹花園開的異常熱烈,連很少稱讚人的六叔公都拉著管理老先生說:這真的是開的最漂亮的一次。簡單灑掃上香,稍微喝茶休息一下,看著滿開的杜鵑與青山對映,不禁想到:人生一縱即逝,我們現在不也是努力開著人生的花嘛?或許哪天時候到了,花謝了,但希望能讓其他人記得自己努力盛開的那個美麗時刻吧?雖然只是自己的一些胡思亂想,但是看到花開,除了讚賞美麗之外,也是有很多可以玩味、值得深思的感觸啊,無怪乎古今如此多詩歌文章繪畫描述著花朵的美麗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ew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