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為了建築師考試閉關了一個多月,今天趁著還沒銷假回去上班,抽空去看了台北現在兩個重要展覽,分別是北美館的「欲望與消費-海洋堂與御宅族文化
與故宮的「華麗巴洛克-偉大的哈布斯堡收藏家-來自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之鉅作」,這兩個展覽的內容看似八竿子打不着。巴洛克藝術在一般人的眼光中要遠比這些人形公仔「高尚」的多。但回溯這些藝術品與產品誕生當時的歷史文化背景,兩者都源於極為類似的社會風潮之中。事實上,在今天我們「想要人形」的心理,與數百年前藝術品購買者「想要一幅(巴洛克式的)藝術品」,其實是很類似的心態。我們今天把巴洛克藝術品放在美術館中,把人形放在家中,只不過是時間的成分讓巴洛克藝術去蕪存菁、變得經典化了。

讓我做此聯想,是因為前陣子某議員抨擊海洋堂在北美館的展覽「極為商業化、物化女性」的新聞事件。姑且不論該議員是否小題大做、或是做出擅闖限制區等負面示範。但是這種舉動使我想起數百年前的巴洛克主義初生萌芽時,應該也有不少衛道人士對著人物赤身露體、內容荒誕不經的畫作雕塑大聲斥責吧!巴洛克藝術誕生於封建主義開始崩解之際,也就是城市中以經商或經營企業而富有的城市居民崛起的時代,在現代我們稱為「資本家」。某些以商業立國的城市或國家(如威尼斯),經商更是全民運動,不僅資本家成為國家的主要支柱,連「中產階級」也逐漸出現。這些資產階級無視於傳統封建主義的限制,儘管他們是沒有受封擁有采邑的平民,但是以他們雄厚的資本,甚至可以借貸給貴族,進而影響國家政策。

而在這樣的時代中,他們的思想也逐漸擺脫教會的束縛,有錢的他們自然想要妝點自己的環境:身上要穿華服、住家要有華廈,家中所收藏的東西當然也不能少了。有錢的資本家直接找上藝術家創作藝術品,而內容不是傳統的聖經故事(聖經故事上教堂看就可以了。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創作主要題材仍是聖經故事-因為當時的主要經濟來源還是教會與統治階級),他們想要活潑一點的內容:於是希臘羅馬神話、近代戰役、風景描畫、贊助者個人或家族的畫像,甚至城市或鄉村居民的生活都成為創作的題材;描繪的對象不再是具有基督教神性的人物,而以一般人的姿態出現。尤其希臘羅馬的眾神,喜怒哀樂偷拐搶騙男歡女愛與一般人並無二致,這些畫作吸引有錢人的目光,於是正經八百的聖經人物被請出畫框/雕塑台座,而姿態萬千的裸女就堂而皇之的登上藝術品,大大方方的掛在有錢人家中了。而沒那麼有錢的中產階級也可以選購藝術家工坊大量生產的次等創作品(由學徒捉刀繪製),讓中產階級也可以滿足自己的私慾。我並不是說巴洛克藝術品不夠精典,在這個時代中仍然有撼動人心的鉅作,然而其創作的背景並不一定源自什麼偉大的理由,很可能只是來自藝術贊助者的需求罷了。

而人形公仔來自更商業化的時代:大量生產的技術與企業的行銷讓複製生產更為容易,媒體與網路的渲染加強推波助瀾的效果,而創作者不再受到宗教或政治的限制,更自由的創作故事(但是內容元素與靈感很多都來自以往的神話、宗教、歷史,「星際大戰」或是「新世紀福音戰士」都是很好的例子),一般人可以更容易買到更便宜的複製創作品。整個體系加速了行銷生產流程,然而我們想要擁有這些藝品、藝術品或產品(無論你怎麼稱呼它),其實與巴洛克時代的藝術品購買者/贊助者的心態沒有太大的差別。或許在大量生產之下,這些物品看來廉價而不特別,不過仍然是匯集了許多人的心力與創造力。數百年之後,一些真正的經典作品,也會被博物館收藏,成為後人了解我們這個時代文化與社會的重要依據之ㄧ。

嚴肅的談完了,談點輕鬆的吧!北美館其實不是第一次引入大眾文化/商業產品的展示,2005年的Vivienne Westwood就是單一品牌的展覽,可以說更為商業化、更為物化,然而這些大眾化的課題,反而更能讓大眾走近博物館、美術館,了解藝術不是收藏在箱子裡的古董、對經濟社會無益的奢侈品、或是學校作業的課題,而該是正在發生、可可以引領這個社會脈動的潮流。我個人期待更多這種展覽,讓大家更接近藝術文化,進而了解與尊重創作,對我們無形的文化建設會有相當的助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ew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